在中医的视角下,口腔作为人体的重要门户,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体的身体平衡与免疫力。然而,现代生活中,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口腔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都普济中医徐辉主任表示,根据临床观察和中医理论,以下四类人群尤其需要警惕,他们是口腔癌的高危人群。
一、长期嗜好烟酒及槟榔者
长期吸烟、饮酒及嚼食槟榔是口腔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破坏口腔黏膜的防御机制,导致细胞损伤和基因突变。酒精则是一种溶剂,能增强有害物质的渗透性,进一步加剧口腔黏膜的损害。而槟榔中的槟榔碱等物质,不仅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还可能诱发口腔癌前病变,如黏膜白斑。中医认为,这些不良嗜好会损伤人体的正气,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二、口腔卫生状况不佳者
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如长期不刷牙、不漱口,会导致口腔内细菌大量滋生,形成牙菌斑和牙结石。这些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不断刺激口腔黏膜,引起慢性炎症,进而可能诱发口腔癌。中医认为,“病从口入”,保持口腔清洁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定期刷牙、漱口,使用牙线等清洁工具,以及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三、营养不良及免疫低下者
营养不良,特别是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会导致体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缺乏,进而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能力。此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等,其口腔黏膜的防御机制也会受到损害,容易受到致癌物质的侵袭。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持营养均衡和增强免疫力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措施。
四、有口腔癌家族史及特定疾病者
口腔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如果直系亲属中有口腔癌患者,那么个体患口腔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此外,某些特定疾病如扁平苔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也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上医治未病”,对于有家族史或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口腔癌的预防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卫生、注重营养摄入、增强免疫力以及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中医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远离口腔癌的威胁。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提醒大家,身体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