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牙龈癌作为一种发生在口腔内部的恶性肿瘤,其特点复杂多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牙龈癌的发生与体内阴阳失衡、湿热蕴结等病理机制密切相关。成都普济中医谢琳主任将详细介绍口腔牙龈癌的特点,并结合中医理论探讨其治疗策略。
一、口腔牙龈癌的特点
牙龈溃烂增生:牙龈癌早期常表现为局部表浅、淡红色的溃疡。随着癌细胞的侵犯,牙龈组织可能出现溃烂增生,表现为龈缘区溃疡、红肿充血。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诊为牙龈炎或牙周炎,因此需要高度重视。
牙齿松动与脱落:牙龈癌早期多起源于龈乳头及龈缘区,由于其与黏骨膜和牙槽突附着紧密,早期即可侵犯牙槽突骨膜及骨质,导致牙齿松动。随着病情发展,多颗牙齿可能松动、疼痛,甚至脱落,并伴有牙龈出血。
口腔异味与出血:牙龈癌引起的牙龈破坏和炎症会导致口腔内出现异味,如恶臭味,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吞咽。同时,由于病变区域血管丰富,牙龈出血成为常见症状,尤其在刷牙、咀嚼等动作后更为明显。
张口受限:牙龈癌严重时,可导致黏膜变形、失去弹性,进而影响张口功能,限制患者的正常进食和说话。当肿瘤累及下牙槽神经时,还可能出现下唇麻木的症状。
扩散症状:牙龈癌如不及时治疗,可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如发生淋巴结转移时,患者会出现张口困难、头疼、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中医对牙龈癌的治疗策略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牙龈癌患者,中医会综合考虑患者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等因素,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牙龈癌患者常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清胃散(石膏、黄连、生地等)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牙龈肿痛明显的患者。
滋阴降火,补肾固齿:对于牙龈癌患者出现齿龈微肿、微红等症状,中医会采用滋阴降火、补肾固齿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六味地黄汤(熟地、女贞、萸肉等)能够滋阴降火,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内外兼治,综合治疗:中医强调内外兼治,即在口服中药的同时,结合外用药物、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对于牙龈癌患者,中医还会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中药漱口、局部贴敷等方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调整心态,注重护理:中医还强调患者的心态调整和日常护理。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漱口,避免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在饮食上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口腔牙龈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其特点复杂多样,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通过辨证施治、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多种治疗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也提醒大家,患者需注重心态调整和日常护理,以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