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作为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医学界称为“癌中之王”。为了尽早发现并确诊胰腺癌,采取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胰腺癌相关检查方法:
一、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初步判断病情的重要手段。胰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皮肤巩膜黄染(黄疸)、上腹部压痛等症状。医生还会通过触诊检查肝脏和胆囊是否肿大,这些体征对初步判断病情有一定帮助。
二、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肝功能(如谷丙转氨酶、胆红素等)、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胰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肿瘤标志物检查:CA19-9(糖链抗原199)是胰腺癌较为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但其假阳性率较高,因为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CA19-9升高。因此,CA19-9通常作为辅助诊断指标,而非确诊依据。
三、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B超是初步筛查胰腺癌的常用方法,操作简便、无创。若检查时发现胆道和胰管扩张,可能提示存在胰腺癌的风险。
CT检查: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增强CT,能够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和结构,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较高,可达80%以上。
磁共振检查(MRI):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发现体积更小的胰腺病灶,且对胆管、血管的成像更加清晰。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可以无创地显示胰胆管系统,有助于判断胰管是否扩张或受压。
超声内镜(EUS):超声内镜是将超声探头置于胃镜前端,通过胃壁对胰腺进行探查。EUS能够发现较小的胰腺癌,并可以对病变进行穿刺活检,以鉴别病变的良恶性。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以直接观察十二指肠壁和壶腹部有无癌肿浸润,同时显示胰胆管受压以及主胰管充盈缺损和移位。ERCP还可以直接收集胰液做细胞学检查,提高诊断率。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能够显示肿瘤的功能代谢情况,有助于判断胰腺癌的分期和转移情况。
四、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或晚期转移性胰腺癌,通常需要做病理穿刺。穿刺标本可以进行细胞学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五、其他检查
选择性动脉造影:经腹腔动脉做肠系膜上动脉、肝动脉、脾动脉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显示胰体尾癌可能比超声和CT更有效。
X线钡餐造影:可间接反映癌的位置、大小及胃肠受压情况。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因此,建议有胰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如每年进行腹腔B超检查。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提醒,一旦出现上腹部疼痛、黄疸、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在确诊后,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部位和大小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