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多样,不仅涉及现代医学中的遗传、内分泌、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中医理论也对其病因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中医看来,乳腺癌的发生往往与人体内部环境的失衡、情志不舒、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成都普济中医赵建华主任将从中医的角度和大家聊聊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
一、情志因素
中医认为,“情志内伤”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使乳房局部气血不畅,痰浊内生,久则形成肿块。因此,保持心情的舒畅,避免情志过极,对于预防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二、脏腑功能失调
在中医理论中,乳房属肝经和胃经所过之处,与肝、胃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若肝失疏泄,胃失和降,则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生,进而在乳房部位形成肿块。此外,脾主运化,若脾虚不运,水湿内生,痰湿阻络,也是乳腺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调理脏腑功能,保持气血调和,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措施。
三、正气不足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即人体的免疫力,若正气不足,则易受外邪侵袭,导致疾病的发生。乳腺癌患者往往存在正气亏虚的情况,表现为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等。因此,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四、外邪侵袭
虽然中医不直接提及电离辐射等现代医学概念,但认为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居住环境恶劣等,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影响气血运行,从而诱发乳腺癌。此外,中医还认为“寒邪凝滞”,即寒冷的环境或食物也可能导致气血凝滞,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五、痰瘀互结
在乳腺癌的发病过程中,痰浊和瘀血往往相互交织,形成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痰浊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它们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病情。中医通过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病理状态,缓解患者症状。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预防和治疗乳腺癌,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体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都是预防乳腺癌的有效方法。同时,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祝福各位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