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胃乃“水谷之海”,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整体营养状况与免疫力。然而,当胃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忽视日常养护时,有可能逐步向胃癌发展。成都普济中医杨成平主任表示,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往往隐匿,但若能及时发现并干预,将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以下是胃病可能转向胃癌的五个重要信号,需引起高度重视。
1. 持续且加重的胃痛
普通的胃病如胃炎、胃溃疡等,虽也会引起胃痛,但多呈周期性或规律性,且通过适当治疗可得到缓解。若胃痛突然变得频繁、持续且逐渐加重,尤其是夜间痛醒或服药后难以缓解的情况,应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这种持续加剧的疼痛可能是胃内病变加重,气血瘀阻的表现。
2. 食欲减退与体重明显下降
胃癌患者早期常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食欲减退,对以往喜爱的食物也失去兴趣,同时伴随体重不明原因的快速下降。中医称之为“恶病质”,是机体正气耗损、脾胃运化功能严重受损的征象。持续的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往往预示着身体内部可能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
3. 呕血或黑便
当胃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如肿瘤侵犯血管或引起溃疡面出血时,患者可能出现呕血或排出柏油样黑便的症状。这是病情恶化的重要标志,需立即就医。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出血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气血失衡的体现。
4. 腹部包块与梗阻感
随着胃癌的进展,肿瘤可能逐渐增大,在腹部形成可触及的包块,并伴有进食后的梗阻感或吞咽困难。这种包块和梗阻感是肿瘤压迫或占据胃内空间所致,是胃癌晚期的典型表现之一。中医强调“形之于外,必诸于内”,体表的变化往往是体内病变的反映。
5. 全身症状
胃癌患者晚期常伴随全身性症状,如贫血、乏力、低热、水肿等,这是由于癌细胞扩散、机体消耗增加及营养不良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理论认为,这些症状是“正气虚损,邪气嚣张”的表现,需通过综合调理,扶正祛邪,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胃病转向胃癌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往往缓慢发展的病理过程,期间会释放出诸多信号。作为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一旦出现上述信号,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检查与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都是预防胃病恶化的有效措施。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呼吁大家,让我们从日常做起,守护好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