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与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许多患者及家属常问:“直肠癌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从息肉到癌症需要多久?”
今天,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邓文志主任,将结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为大家揭秘真相。
一、直肠癌的“前身”息肉
直肠癌的发展通常始于息肉,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多数为良性。根据病理类型,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的癌变风险较高。研究发现,约70%的结直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其癌变率高达30%-40%。
二、息肉发展到癌症需要多久?
从息肉发展为直肠癌,通常需要5-15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一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腺瘤性息肉阶段:息肉形成初期,多数无明显症状,但部分腺瘤性息肉可能携带基因突变,逐渐积累癌变风险。
2.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细胞开始出现轻度不典型增生,但仍保持正常组织结构。
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细胞异型性增加,癌变风险显著升高,此时已属于癌前病变。
4.浸润性癌阶段:癌细胞突破黏膜基底膜,侵入直肠壁深层组织,并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转移至其他器官。
三、如何早期发现并预防癌变?
1.改善生活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
2.慢性炎症及时治疗: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疾病,要尽早干预和治疗。
3.定期筛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3-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高危人群更需要重视检查。
成都普济中医邓文志主任强调,直肠癌形成较为漫长,它是息肉在长期刺激下逐渐癌变的结果。但是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多数癌前病变可被及时切除,从而降低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总之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
文章中的图片由AI智能生成,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