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胰腺瘤患者身上非常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小便如茶、食欲锐减等症状。邓文志主任道出了背后原因:中医将黄疸归为 “阳黄”“阴黄” 范畴,胰腺瘤引发的黄疸多属 “湿热瘀阻” 证。
《医宗金鉴》记载:“湿热瘀滞,胆汁外溢,发为黄疸。”针对胰腺瘤黄疸的复杂病机,邓文志主任常以 “清热利湿、利胆通腑” 为核心治法,善用茵陈、栀子、大黄等药材配伍。
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是中医治黄的 “要药”,《本草经疏》称其 “专治黄疸,宜于湿热”;栀子通利三焦,导热下行,使湿热从小便而解;大黄逐瘀通腑,荡涤肠道瘀热,三药合用,共奏 “清湿热、通瘀阻、复疏泄” 之功。
临床中,邓文志主任会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加减:若脾虚明显,可能加黄芪、白术健脾益气;若瘀毒较重,可能配伍丹参、郁金活血化瘀,改善胰腺局部微循环……
患者悉心配合调治后,通常能明显感受到变化:首先是小便颜色变淡,从浓茶色转为浅黄;接着皮肤黄染逐渐减轻,巩膜的黄色边缘慢慢褪去;随着湿热瘀浊的排出,食欲也会逐步恢复,腹胀、乏力等不适随之缓解。更重要的是,中医内调在退黄的同时,能整体改善患者的气血状态,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邓文志主任着重强调:“中医治黄,不是单纯‘退色’,而是通过恢复肝胆疏泄、脾胃运化的功能,让身体自行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