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发现自己或身边人身上出现一些奇怪的红色斑块或凸起,它们可能是潜藏在皮肤下的 “小红炸弹”—— 血管瘤。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异常增生性疾病,多发于婴幼儿,也可能在成年后出现,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应对。
从成因来看,血管瘤的发生与胚胎发育时期血管细胞增生密切相关,基因异常、雌激素水平变化等也可能参与其中。婴幼儿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初期表现为淡红色斑点,随后逐渐增大、隆起,形成柔软的肿块,颜色也会加深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而成人身上的血管瘤,形态和颜色更为多样,有的像鲜红的草莓,有的则是平坦的红斑。
很多人看到身上长出血管瘤,会担心它是恶性肿瘤。实际上,大部分血管瘤属于良性病变,其中婴幼儿血管瘤还有一定的自行消退可能,约 50% - 60% 的患儿在 5 岁时可完全消退 ,70% - 80% 在 7 岁时消退。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血管瘤掉以轻心,当血管瘤生长在眼周、口唇、咽喉等重要部位,可能影响器官功能;如果出现破裂出血,还容易引发感染,留下疤痕。
针对不同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的血管瘤,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对于生长迅速、影响外观或功能的血管瘤,医生可能会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手段。而对于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的血管瘤,定期观察即可。发现血管瘤后,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