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小平主任表示,人体有很多重要的器官,例如大脑、肝、肺等,癌细胞一旦转移到这些器官,就会危及生命。比如当肺癌或肝癌细胞转移到脑,癌细胞就会侵蚀中枢神经系统,轻则头晕目眩、口齿不清、双目失明,重则直接导致人体脑功能全面瘫痪,从而导致死亡。临床上,复发和转移也是肿瘤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那么,患者手术后,怎样降低转移的发生呢?
庞小平主任指出,预防转移,实际上也即祖国医学所讲的“既病防变”,我们可以利用祖国医学系统且丰富的防病治病理论,降低术后转移的发生,提高癌症临床治愈率。既病防变指的是,当疾病已经发生了,我们不仅要治已病,更要治未病,比如乳腺癌,这一类癌症的癌细胞“喜欢”向肺脏、肝脏和骨骼转移,那么,除了针对乳腺癌的抗癌治疗外,也需要预防癌细胞的转移。而预防癌细胞转移的关键,在于“先安未受邪之地”。
降低癌转移,关键在于先安未受邪之地!
打个比方,好比人体内就如同一个国家,癌细胞就是一些叛徒,各个脏器就是一个个的城堡,在乳腺癌患者中,乳腺这个“城堡”已经被叛徒占领下来了,抗癌治疗,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手段剿灭居住在这个城堡的癌细胞。
然而,癌细胞最狡猾之处在于它们会伪装,在我们攻城剿灭癌细胞的同时或之后或之前,一些癌细胞会伪装出逃,比如逃到其他重要的且防御力量没有那么强的“城堡”,如肺脏、肝脏,以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
改变癌症生产土壤,避免和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
中医认为“正不抑邪”,是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后,体内仍有可能存在微小的肿瘤病灶,即中医所谓的“余邪”;加之治疗后肌体免疫功能下降,即中医所谓的“正虚”,随着正气的耗散,正虚进一步加重,癌毒的致病力超过正气的抗病力,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癌毒发生扩散,从而出现肿瘤的复发与转移。